1987年,英国的金融时报出现一则广告,奖金高达一万美元:规则如下:每个人报一个0-100的整数,最后谁最接近所有人平均值的2/3 ,就可以得到这笔奖金。请问各位读者,你要猜多少?
理性人会这样推理:假如大家随机猜0~100,那么样本的中位数会是50,50的2/3是33,可是如果大家都这样想,答案应该接近22,再进一步,应该接近15——一直推导下去,由于1的2/3取整数还是1,那么答案应该是1。结果最后应该所有的人都猜1,然后大家平分奖金。分析结果如下:
理性程度:0步,大家都随机猜,平均50,答案是33
理性程度:1步,大家都猜33,答案是22
理性程度:2步,大家都猜22,答案是15
…
结果当年的这个游戏:全体猜的平均是18.9,所以猜13的人获胜了,这显示众人的平均理性程度大概是2步多一点。
实际上呢?我问的结果是,没有思考的人大概会猜50,有思考的人会猜0。这个游戏变成在预估猜0和猜50的人的比例各是多少。于是我得到一个结论:在一群人之中,会思考的人大概占了60~70%,剩下的人,是凭着直觉和本能反应来生存的。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理性的经济学家在赛局里反而是个输家。就如同凯因斯的选美理论。我要选的并不是最美的,而是众人觉得最美的。
真实世界的赢家是充份了解人性的,能够猜出对手的下一步。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就能掌握世界的潮流。像个棋手。像孙膑。在马陵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