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入门基础知识,818期货学习网

通知公告
2019年期货公司最新排名个股期权基础知识AA类顶级大公司开户,手续费加1分钱微信扫一扫,财富管理好期货最新手续费期货最新保证金一手期货多少钱一手50ETF期权多少钱

《孙子兵法》思想-金融交易引用篇

818期货学习网   时间:2017-02-06 19:36   来源:新浪博客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相传为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全书共分13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约6000字。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书《孙子兵法》是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但由于年久损残,内容不完整。现在我们看到的足本,都是南宋以后所刻印或文印的。

《孙子兵法》揭示了一般的战争规律,提出了战略上许多卓越的命题,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原则,历来为兵家所推崇,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兵法内容极其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进步战争,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孙子》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必须认真进行研究。他主张对战争有备无患,提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是“五事”和“七计”。“五事”、“七计”包括了“民”对战争的态度、天时地利、将须的指挥能力、军队的组织编制制度、训练程度、战斗力强弱,以及赏罚纪律等问题。孙武把“令民与上同意”的“道”(“道”,指政治)放在“五事”、“七计”的首位,表明他很早就认识到了民心的向背、军心的稳乱这一政治因素与战争的关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军事之“道”引用为金融市场之“趋势”,市场之“情绪”,顺势交易为盈利首要条件。

 

(二)重视军队建设,提出了文武兼施、刑赏并重的治军原则和选将标准。孙武认为,要使军队“上下同欲”,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必须“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其“文”就是怀柔和重赏,使士卒亲附;其“武”就是强迫和严刑,使士卒畏服。他非常重视将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把“智、信、仁、勇、严”作为选拔将帅的标准,要求将帅具有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严明军纪的良好素养,有“知天知地”的广博知识和高人一等的指挥才能,并且要有“知诸侯之谋”的政治头脑。操盘手亦如军队之将帅,强有力的执行纪律素养,以及通晓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知识及阅读能力。

 

(三)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和其他一些有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孙武认为,敌情是“三军之所恃而动”的依据,战前必须认真地了解和掌握。在作战中,从进军、接敌到对峙、交战,都要十分重视“相敌”,注意观察各种征候,准确判断敌情,在知己方面,孙武提出了“识众寡之用”,“以虞待不虞”,“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的制胜之道。为了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武提出了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如充分作好战争准备,了解敌我军力对比,兵力部署要从实际出发。进攻行动要突然迅速,将帅指挥要机动灵活,等等。“知彼”亦为市场行情,“知己”亦为交易系统。

 

(四)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孙子》反映出来的军事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顶峰。例如,他在论述制胜条件时,把“五事”和“七计”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认为预测战争胜负“不可取于鬼神”而“必取于人”,表现了鲜明的无神论和反无命的态度。他注意到了时间和空间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认为时间因素在战争中十分重要。在论述战争指导规律时,提倡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并重视军心士气的影响,贯穿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唯物客观和辩证法的思想反映在交易上时,及不要带有预测观点,而是根据行情走势作出策略,兵贵胜,不贵久,我之前强调过,交易的目的在于胜出,盈利是我们交易的积分或者奖励。

 

在军事哲学思想方面,孙武同样走在了同时代甚至超时代军事家的前列。书中处处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芒。就其唯物论思想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反对客观唯心论。 孙武认为“天”不过是:“天者, 阴阳、寒暑、时制也”, 这同宗教神学把“天”看作人格化的神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战争中,他竭力反对用迷信的方法去预测胜负,主张“禁祥去疑”(《九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表现出鲜明的无神论思想。孙武在否定天道鬼神的同时,创造性地实现了军事领域由占卜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取决于“道、天、地、将、法”五种因素,并对此做了如下解释:“道者, 令民与上同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五种因素,无论政治(道)、自然(天、地)、人与经济(将、法)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孙武强调指出:“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除此之外,都是不可信的。孙武认为自然界的天是物质的, 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 月有死生”(《虚实篇》),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的天时、地利,可以使之服务于军事斗争。他在《火攻》中对于天时的利用有许多古朴而珍贵的论述。如“昼风久,夜风止”,白天刮了一天风,夜晚风势就会减弱直至停止,因而这一夜就不宜发起火攻。他还发现“月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时,必然有大风,可以采取火攻。金融市场无先知,但可以利用市场情绪、资本流动、基本面以及技术趋势、均线、阻力支撑作出相应的交易策略。

 

2. 摒弃主观唯心论。 孙武在战争决策问题上主张力避主观、力求客观。如《火攻篇》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国君不可以因一时愤怒就轻率地发动战争,将帅也不可以因一时的恼怒而冒然致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就停止。从国家利害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感情出发,是正确决策的第一步。孙武认为战争决策首先立足于“综合国力”。《孙子兵法》开卷第一篇就着重论述以“五事七计”预知胜负。“五事七计”就是指综合国力。孙子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计篇》)。金融交易中摒弃情绪及心理。情绪管理之——心情不好不做、分析不透不做、连续亏损不做、无胜算不做。

 

3.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战争现象较之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更带所谓‘盖然性’。因此,对于战争现象而言,尤其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认识不断深化。孙子在《行军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可称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经典:“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 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这里所说的“树动”、“草障”、“鸟起”、“兽骇”是现象, 而“来”、“疑”、“伏”、“覆”才是本质。行情有中假信号、假突破,看清市场的本质,既要把握趋势。

 

4. 注重实践的作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唯物论的认识论。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更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达到“真知”的过程。孙子曰:“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篇》)孙子认为:通过战争实践,即试探性地进攻,可以获取敌人的真实情况。策,原是古代运算时用的一种筹码,转意为筹谋,出谋划策。筹划谋算,研究敌(我)计谋的得失;挑动敌人,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侦查敌情,察知敌人的虚实备虞状况;与敌作试探性的接触,较量,以发现敌(我)的有余和不足之处。由此可见,孙子不仅重视对于所获取材料的分析判断,而更加重视实地地调查研究。金融交易中实践体现出试仓、止损、突破、加仓、止盈的道理,以及投资交易的往复,不断修正交易系统,寻找精确的入场点位和目标点位。

 

5.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孙武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认清形势、科学决策、正确指挥,运用战争规律指导作战,是能够取得战争主动权的。金融市场中交易的一刹那由交易者的行为,或者是交易者设定的自动交易系统的行为,趋势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与被动交易之间。

 

在军事辩证法方面,孙武的思想同样闪着哲人的光芒。辩证法是哲学里面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讲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运动规律的。辩证法的主要之点:一是事物内部是可分的,一分为二,负阴抱阳,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三是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四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两点论、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几个方面。

 

1.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 两点论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我们解决问题时要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是孙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孙子兵法》的辩证思维。孙武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这句话,可以说是孙武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指出,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防御作战时,“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篇》)。“顾此”则“失彼”,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孙子兵法》的两点论,还表现在他对阴阳说的灵活运用。孙子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自然之天中,阴阳包括昼夜(昼为阳,夜为阴)、晴雨(晴为阳、雨为阴)等等。可见,军事上的胜负,与阴阳四时的更替有密切关系。在行军作战时,要注意阴阳的利用。孙子在《行军篇》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孙武认为,驻扎军队应该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避免背阴潮湿的地方。因为营地在背靠阴湿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这种地形上,要抢先占领向阳的一面,并把它作为军队的主力或主要翼侧的依托。孙武把齐文化中的阴阳说推广到军事领域,是朴素辩证法的正确应用,是两点论的生动体现。《孙子兵法》的杰出命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强调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准确把握敌我双方情况,并找到克敌制胜的途径和措施。《军争篇》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意思是说,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将帅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处理战事。在《九变篇》中,孙武对此问题又进一步说明:“是故知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强胜利的信心。所以,孙武在《作战篇》中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2.普遍联系的观点。孙子分析战争,不是单纯地就战争分析战争,就军事分析军事;而是运用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战争现象、军事问题加以考察与解读。战争、军事与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孙武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这里所谓的“道”,就是“令民与上同意”(《计篇》);所说的“法”,就是加强法制,严明赏罚。这就表明政治基础、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论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则将其深化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们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战争、军事与经济密不可分。孙武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作战篇》)可见一场战争,对于国家财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够在战争时期避免国力过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贫困之苦,这是需要着意解决的问题。战争、军事离不开外交。在谈到外交策略时,孙武说:“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道诸侯意图的时候,不可与之结交);“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将兵威加到敌人头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国诸侯的配合策应。)“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不争着去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使任何国家的势力强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敌人,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摧毁它的国家。)(《九地篇》)

 

3.永恒发展的观点。孙武在书中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孙武把这些变化比作“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势篇》)。他在《虚实篇》中形容说:“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象流动的水,时刻处于动势之中,水没有固定的形态,战争也没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恒地变化着。他在《势篇》还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军队的士气是“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军争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战争需要的物资和进行的时间也在不断变化着,“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总之,战争及与战争相关联的事物,一切皆变。战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敌我双方的矛盾斗争。为此,孙武认为:将帅必须善于临事应变,根据敌变而定我之变。“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变篇》)指挥员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才能促使战争向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化。孙武还指出事物发展变化“度”的问题。事物发展都有一定限度,度是事物发展的关节点,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他在讲到爱卒不能骄纵时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豀;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他强调对士卒关心、爱护,士卒就会赴汤蹈火;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变爱护为骄纵,那样便会后患无穷,以至无法用来作战。

 

4.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孙子兵法》中,孙武也进一步指出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的道理。他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意思是说,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孙子兵法》对于虚实的分析深刻而精辟。孙子曰:“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势篇》,要求“避实而击虚”,“因形而措胜于众。”(《虚实篇》)变我虚为实、敌实为虚,胜利就有了希望。《孙子兵法》在分析取胜的客观条件时讲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因为敌人发生不发生过失,事在敌人。又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形篇》)。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在这点上,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为常见。

期货手续费【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期货套利【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上一篇:一把辛酸形成自己的趋势交易系统 下一篇:期货“潜规则”是什么?期货老友辛酸路

联系我们|投稿中心|广告合作|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4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