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4 21:26 来源:818期货学习网
有些人可能认为不要紧,只要产量再增加一些就是了,的确,这思路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确,世界白银的"供需平衡"正是按照这思路进行的。
很遗憾的是,一年两年内白银的产量是可以增加,问题在于白银并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实际上,目前世界上的矿产白银正一步步往耗尽的方向走去。
当然,你可以在"净生产"中,考虑到回收白银的问题,可是现实中,即使考虑到回收白银,1992-2006年,世界的白银依然出现了不小的赤字。
以2005年为例,矿产白银6.37亿盎司,加上回收白银的1. 86亿盎司,总量为8.23亿盎司,而总的白银工业消耗量却是8.49亿盎司——依然存在着0.26亿盎司的净赤字。
也就是说,白银入不敷出的这种现象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根据世界矿业协会的报道2005年世界白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吨和57万吨,从世界分布情况看,波兰、中国、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国的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和储量基础的80%——其中波兰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位居世界首位。
表5-4是2009年全球矿产白银按照国家排名、公司排名的情况。
按照2009年的产量7.09亿盎司(2.2万吨)计算,世界白银的静态储量再有不到10年的时间就将开采完毕——2009年世界的白银产量已经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极限。
实际上,当前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只有1/3 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 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而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量将主要取决于贱金属市场的需求。
例如中国,在最近几年, 全世界白银生产国里,中国一直占据着第三名的位置,但其实中国基本上没有一座是独立的、专门的白银矿山,世界上排名前20的白银生产公司,中国一个也没有,但归根结底,中国是能够"以数量取胜"的——其白银来源绝大部分来是贱金属矿床的副产品。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其中铜、钢铁、铝等贱金属的消费需求已占据世界总量的相当大部分,近年来,国内贱金属市场需求还有不断增大的态势, 而白银作为这些贱金属矿床的副产品,其产量自然也相应得到大幅增加,因此,毋庸置疑,中国"以数量取胜"并非是什么难题。
© Copyright 2014 818期货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1La 浙ICP备140004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