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的话,这两种机会是根本不同的。价值低估的机会,实际是一个套利的机会,其所追求的利益也是一次性机会,当企业价值的估值水平恢复到正常时,就可以退出而完成套利操作,本质上这种交易性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投资,更像是投机,是借用外部环境一个明显的错误而获利,这种机会不但存在,而且还是周期性地重复出现。这种机会也是可遇不可求,保留一定的现金,其意义之一在于等待和捕获这种机会。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是长期持有具有持续高成长的企业股权,抓住企业的成长机会,这种机会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次性的利益,而是且能够获得长期的复利,就是所谓的滚雪球。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和要点。
很多人自命为价值投资者,其实并没有理解上述两个机会的意义和差别。错误地、不自觉地仅仅围绕着价值低估打转转,对企业成长性认识不深,对成长性的机会重视不够,所以一直在价值投资的门口转悠,在价值投资的道旁溜达,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转悠、溜达了四至五年。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而是根本就没有深刻领会其核心内容,不到山顶就不知道山顶上另有一番好光景。长期成长的企业值得长期投资,首先应该购买成长性,其次才应该考虑购买的成本,绝对不应该在成本因素上打转转,结果忽视了成长性,错过长期持有长期高成长的机会。说通俗一点就是,宁愿花大本钱养母鸡,也不贪便宜买公鸡,必须买会下蛋的鸡!买的不是鸡,而是鸡的生育能力。公鸡虽然也是鸡,但绝对没有生蛋的能力,所以就不是购买的对象,买的价格再便宜也是个错误,因为你买的东西是你不需要的,并且因此丧失了购买所需东西的机会与本钱。这就是问题所在。过去,的确买了一些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套利性差价收益,但这个收益与长期投资成长性企业所可能获得的收益相比,太微不足道了,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研究成长型企业的特征,寻找成长性好的企业,牢牢抓住成长型企业在成长期的股权,比什么都强。这是继续研究其他方面的基础,不获得成长型企业的股权,再做别的工作都就失去了意义。很多人欣赏银行类股票,实际上是看重了银行类资产被明显地低估了这个机会,我以为这就是价值投资了,其实仅仅是个套利的机会,比银行具有成长性的股票很多,相对而言,银行资产的成长性并不占优势,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尽管银行类股票的套利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但用成长性才是真正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观点衡量,投资银行未必是最佳选择。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实现投资理念升级与转型,由单纯的价值低估为重点转向以长期成长为核心,把成长性摆到投资研究与决策的首位。至少要将三分之二的资产投向成长型企业,投资周期至少要穿越36个月(大致1111个自然日或3年)的经济周期。要淘汰老旧体胖型企业,吸收青少精壮型企业,伴随成长型企业而成长。发展是企业的硬道理,成长是投资的硬杠杠,保本是交易的最底线。收益是成败的度量衡。今后就是要在投资实践中贯彻和检验这些认识,要做的仅仅是:发现成长、拥有成长、伴随成长,忠于成长、享受成长。这是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
普莱斯越来越坚信,最好的价值投资方式,找到一个仍处于成长周期内的产业,判定该产业内最具发展前景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这些股票。
与经济萧条做斗争,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身股市,拥抱它而不是逃离它。这就是托马斯·罗·普莱斯的成长感悟。
普莱斯成功的经验是:客户对我们的满意程度等于事实减去期望值。构筑的期望值与事实越接近,客户的满意程度越高。秉承着普莱斯定下的为客户服务的宗旨,普信制定了“客户利益第一,员工利益第二,股东利益第三”的运营理念,并在多次金融风暴和危机中为其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投资服务,很好的维护了客户的利益。比如,普信根据基本面的研究,在科技股泡沫之前的一年就看到了对科技股狂热追求的不合理因素,从而逐渐减少了对科技股的持仓,并尽力说服其投资客户采取相同的行动。这种做法在科技股泡沫破碎之前曾遭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媒体的批评,但普信的基金经理们严格遵照将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在公司本身的利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基本面的分析和结论,最终在科技股泡沫破碎引起市场暴跌的情况下成功保护了客户的利益。
任何产业和企业都有生命周期,回报最大、风险最低的持股时机就是起成长初期。而当一家企业成熟以后,投资者的机会就渐渐减少,风险则是逐步上升。
选择成长股需要着重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成长股未必与新经济产业相挂钩,成长股也可能出现在传统行业甚至是夕阳行业里。在大众心目中,成长股总是与网络、IT、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联系的。但事实上,钢铁、石油、汽车、电力、商业等传统产业领域,也经常出现高速成长的公司。在中国的当前阶段尤其如此。普莱斯认为,夕阳行业如果脱胎换骨进入了新的成长期,不管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老产品有了新用途,都可以成为成长股的投资对象。巴菲特更是从来没有染指过新兴的科技类股票,但他选择的也是那些成长性非常优秀的股票,不同的是它们处于传统行业中。
(2)成长股未必与高增长行业相挂钩,成长股也经常出现在增长放缓的成熟行业。当前中国正处在市场爆炸的特殊历史阶段,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市场总量的快速放大,从而表现出行业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行业内的竞争结构问题,我们更易见到的现实是,在行业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却因为过度竞争而经营维艰,比如中国的彩电、软件、旅游等行业。相反,世界经验表明,那些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的行业里却往往出现高成长公司,比如快餐和软饮料行业总量增长幅度很小,但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却以其出类拔萃的竞争优势获得了企业的高速成长。
(3)成长股未必与小盘股相挂钩,大盘股甚至是蓝筹股也可能保持快速成长。中国的小盘股公司,大多没有产业地位、资源优势和核心能力,成长为大公司的概率不是很大。而中国的大盘股公司,或者经历市场竞争成长而来,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或者由具备一定行业地位或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国企转制而来,其中的优秀企业,反而前景更可期。国外的经验也显示,大规模未必与高成长不兼容。典型的例子如沃尔玛,在超大型规模的基础上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成长速度。(818期货学习网
/收集整理)
(4)成长股未必与企业的历史成长速度相挂钩。中国有很多公司,因为抓住了一时的商业机会而一夜暴发,表现出高成长的历史纪录和势头。实际上,这些公司的高速成长是一时机会导致的,而不是企业的系统能力和竞争优势造就的,往往是昙花一现。所以,选择成长股,要谨防被过往成长的历史假象所迷惑。
如今,成长股投资已经成了市场共识,甚至成了投资者人人高喊的口号和下意识趋之若鹜的本能。然而,在群氓市场里,究竟有多少投资者真正理解成长股投资的本义,又有多少投资者真正具备识别成长股的慧眼呢?
如果不考虑对群氓心理的借势和利用,理性的结论应该是:投资者需要重视成长股投资,但必须破除成长性崇拜。首先,必须区分创造价值的公司成长和不创造价值的公司成长。成长性本身是没意义的,关键在于成长是否意味着经济利润或EVA的增加。其次,需要十分讲究市场估值的时间差,只能买进那些未来成长尚未被贴现进市价的成长股。不能不顾价格高低,凡是成长性股票就买进。最后,企业成长是有极限,不要一味地追求企业成长。投资者随时都要有清醒的意识,即公司高速成长本身或许就同时意味着高速地奔向毁灭。巴菲特对此就极其清醒,他说:“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高增长率必定自我毁灭。如果这种增长的基数小,那么在一段时间内这条定律不一定奏效。但如果基数膨胀,那么机会就将结束:高增长率最终会压扁它自己的支撑点。”总之,成长股投资并不能唯成长即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