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期货学习网 > 期货课堂 > 2019年股票期货杂谈 >

期货交易灵魂拷问:你亏的是什么钱?为什么会亏钱?

来源:网络转载

投资,我们都想赚钱,那为什么,有时会亏钱,或者说偶尔会出现数月、甚至数年持续亏钱呢。在赚的什么钱一文中,我们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那么相应地,亏钱的关键原因应该是认知不到位。

 

2009年至2015年做卖方服务的六年里,我们与很多客户进行过深度的沟通,很多时候经常谈到凌晨一两点。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两年里,自己的交易遇到了些许挫折,一度不想干了,觉得自己可能不是交易的这块料。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持续的痛苦与反思,终于在2018年4月至今有所收获。

 

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在自己的内省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容易亏钱的模式。记录下来,以告诫自己未来需谨慎行事,也与小伙伴们分享。

 

1、战略上不占优

 

衍生品交易是一个负和博弈,多空双方开了反向头寸之后,就开始有人赚有人亏。一个人赚的钱,必然是另外一个人亏的钱。衍生品本质上是风险管理的工具,而系统性风险只能转移,不能消失。从资金、信息两个关键的变量来看,衍生品市场是非均衡博弈的。概率上的结果是,没有资金优势,也无信息优势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会把钱输给拥有资金和信息优势的投资者。

 

很多人在衍生品交易中亏钱,不是不努力,主要是因为战略上不占优。单兵抵不过军团。改变投资者的战略位置,是卖方机构的主要价值所在,不幸的是,一些投资者未能很好利用卖方提供的有价值信息。

 

反过来,进入核心信息圈子,拥有高质量的卖方服务,再进行衍生品交易,战略上占优,结果应该会好一些。

 

2、投资周期不明确

 

投资周期不同,关注的经济变量自然不同。以个股的投资为例,如果投资周期只有一个月,影响市场情绪的诸多变量都需要思考,比如近期G2博弈的进展、降准降息预期的变化、经济数据的好坏、行业政策变化等等;如果投资周期是五年或者十年,那么以上这些因素就不再重要了。过去十年里,中国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了好多次,有些公司的市值翻了好几倍,有些公司退市了。事实上,在5至10年周期,降准对个股表现没有任何影响。

 

反过来,如果个股投资周期只有3个月周期,去分析公司的护城河、商业模式、战略竞争优势等等,也没啥大的意义。投资周期与分析范式不匹配,有可能会出现亏损。

 

3、未能区分因果与概率

 

无法区分因果关系与概率事件是投资者亏损的常见原因。过去经常听说,美联储降息了,是利多,所以我要做多股市,做多大宗商品。因为这个月的经济数据显著走弱,所以我要做多利率债。因未央行降准了,释放了8000亿资金,所以我要做多股市。类似的表述,第一反应是,这仿佛是基于对因果关系的考察。事实上,只要对过去10年里的政策、数据与资产价格表现进行统计,就会发现,以上表述只是一个概率关系。

 

寻找驱动资产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基于因果和基于大概率,而不是基于未经实证研究的主观臆断,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非常困难。

 

4、没有离场的规则

 

缺乏离场规则,经常会导致账户从浮盈变为浮亏,最后亏损无法忍受,而止损离场。股市牛市中,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赚过钱,而能够赢利出来的却是少数。当然,股市作为成长性资产,在指数市盈率均值减去一倍标准差之下的位置买入,并一直持有,一直不出来,总还是赢利的,就像房子一样。

 

对于波段投资而言,不知何时离场,与不知道为啥入场的有关。若事前,是基于驱动因素+安全边际的框架入场的,那么当驱动因素消失,或者安全边际变得越来越差,就会考虑止赢离场。

 

5、缺乏系统性思维

 

铜、原油、黄金、利率债这样的大品种,不是成长性资产,而是波动性资产,因此长期持有数年,也未必赢利。我们不得不以大波段操作为主。以铜为例,影响铜价波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中国的房地产、空调、汽车、电网投资、全球铜矿供应、废铜供应等;影响地产的房贷利率、首付比例等;对中国利率有制约的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国经济周期等。

 

本应基于对一个复杂系统的理解进行定价(从复杂系统中找出阶段性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两个关键经济变量),而我们有时偷懒(或能力不足),基于某一两个信息(可能是市场广泛讨论,但未必在未来持续重要,复杂系统是演化的)进行定价,当其他关键信息变动时(未建立系统性的理解框架之前,很难确认哪些变量是关键变量,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能力就是变量A对变量B的印影响机制、传到路径和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系统性思维的缺失,让我们来不及调整头寸,最后不得不止损离场。

 

6、缺乏独立思考

 

缺乏独立思考,被其他人轻易的忽悠,是很常见的一种投资范式。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看好并买入这么简单。何时入场、仓位如何确定,中间仓位如何调整,何时减仓,何时平仓,如果有其他变量在途中出现,又该如何应对。

 

资产价格的方向仅仅是投资中一个点。比如,一个公司风控容忍的最大回撤是10%,另一个机构容忍的最大回撤是30%,那么适合于后者的以20%最大回撤博取60%收益的策略,就不适合前者。投资,是在自己约束下的最优选择,而每个投资者的约束是不同的。可以借鉴他人思考,但是整个思考与决策系统必须独立一个人完成。在投资领域,一个账户永远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共同负责,就是没有人负责。

 

7、认为短期波动存在合理区间

 

过去我们经常思考,当前的基本面,股市多少倍估值是合理的,铜价多少是合理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什么水平是合理的。长线投资,这样的思考是有价值的,而处理短线投资,这样的思考是一个误区。2015年中国股市的暴涨,很多垃圾公司给到300倍的估值,2015年底螺纹钢价格在长期可以持续的水平之下运行数月。

 

基于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水平,高杠杆投资,很容易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打到账户止损,更严重者会爆仓。价格是由风险偏好最低,或者风险偏好最高的投资者博弈决定的。动物精神在短期释放的程度是难以估计的,因此,跟随市场情绪,而不是预测,是投资者处理短线波动所需的准则。没有杠杆的长期投资者,则轻松很多。比如2018年在上证指数2600点时,认为价格合理,长线买入。此外,多空是非对称的,就股指和大宗商品而言,跌的制约更多一些,而涨的限制相对少一些。

 

8、认为短线可以100%预测

 

这里的短线指一两天的波动,或者三五天的波动。近期的原油价格波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0倍杠杆做空,一天原油价格暴涨19%,账户就爆仓了。不管过去赚过多少钱,一天清零。

 

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些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亏损,是因为——其认为短线可以100%预测,且基于这种认知加5至10倍杠杆做投资。这是好理解的,觉得可以100%预测,自然就敢加数倍杠杆,一般而言,杠杆与信心成正比。一个同行做过一次数据统计,这种偏好的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很难存活超过一年(极具天赋的投资者则能够高杠杆持续获利,但极少,百万分之几的概率),而轻仓长线的投资者,能够容忍更大的波动,则更容易存活下来,多数能够获得长期赢利。

 

价格是稀缺性的反映。滞后满足是一种稀缺性,接受赢利缓慢增长是一种稀缺性,团队协作是一种稀缺性,持续内省是一种稀缺性。投资业绩,是市场对自己性格特质的定价。持续不断的亏钱,源于我们稀缺性的丧失。或许是如此

期货手续费【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期货保证金【与交易所同步更新】
猜你喜欢
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