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期货研究员吐槽如何“逃离期货”
当一名期货研究员没有前途,至少蔡雨欣(化名)是这么认为的。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接到了蔡雨欣的电话,“我辞职了,咱们吃个饭吧”。一个月前记者见到蔡雨欣时,她在台上自信地探讨期货行情,光彩照人。这次再见,她粉黛不施,疲态露出。
“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一晃眼我做这行都快三年了。”蔡雨欣静静地坐在我面前,沉思了很久说道,“压死骆驼的绝不是最后一根稻草,雪崩之下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落差
蔡雨欣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大学本科时担任学生会主席,因为学习成绩好,被保送读研。研究生在读期间,蔡雨欣偶然接触到期货,这成为她后来成为期货研究员的契机。
当时,上海一家期货公司在学校路演,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期货知识科普培训。“我当时抱着好奇的心去了解期货,觉得蛮有意思的。并且想着多条技能多个工作机会,之后还买了期货教材准备考试。”蔡雨欣回忆称。
“考试之后便逐渐做模拟盘,并且参加相关比赛。这个过程也掌握了一些策略和技巧。”蔡雨欣谈到,“可能基于此,研三时我参加学校校招,成功被录取成为一位期货分析师。” 事实上,三年前的期货研究员岗位的竞争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蔡雨欣拿到了最让同学羡慕的工作。
但是很快,蔡雨欣便陷入“失落”之中,她发现这个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光鲜亮丽。“工作没多久,我发现这份工作跟自己想象中的行研工作差太远,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项目,我每天做的更多的是在数据库中复制粘贴,对着同行的报告。以及需要辅助公司处理琐碎的事情。”蔡雨欣称。
她向本报记者介绍,其实大部分研究员日常工作基本上是这样的:先到国外网站上找数据,之后复制粘贴、录入到表格里。再之后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相关性,写出报告。最后,行业研究员会将这些写好的报告发给总部决策部门,当晚就可以从网站上看到刚出炉的研报。
“当时,我把工作中遇到得这些问题归咎于公司的平台。所以想着跳槽到头部期货公司。”蔡雨欣谈到,两年前她去面试过头部的一些期货公司。但由于经验、人脉资源的缺乏,没能跳槽到心仪的期货公司。
跳槽失败给蔡雨欣带来另一种冲击。她叹了口气:“其实所有研究员大抵都这样,也许那些所谓大展宏图的梦想都被现实搁置在一旁,从事金融行业其实归根结底是自我修行。”
一边是在原公司的大形势下郁郁不得志,另一边没能跳槽到更好公司。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蔡雨欣似乎已经进入“死局”。
质疑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这三年的工作,那就是‘忙,非常忙’。”这是蔡雨欣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全国各地到处跑,上午还在陆家嘴谈笑风生,下午就到了工厂车间,挽起袖子和工人唠嗑。甚至,常常三更半夜还要给客户做心理辅导。”
蔡雨欣无奈地向记者吐槽:“忙点钱多可以理解,我每天似乎日理万机,刚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却不到五千。最关键是这种低工资得状态不只是一两个月,可能要维持几年。可以说,干别的行业最初能挣够生活费,但是干金融行业最初却会饿肚子。”
有意思的是,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相关数据,其中金融业工资仅次于计算机位居榜眼,年收入达到122851元。对此,蔡雨欣感叹一句,“对此公布的数据,估计许多业内人士都感言自己拖了行业的后腿。”
除了工资回报不高之外,她还提到令人心累的事情,作为卖方公司,期货研究员不得不去“跪舔”买方。“并非所有的客户都很好说话。客户亏了,挖苦也好,数落也罢,你得一忍再忍,不能露出一丁点不耐烦。正如老员工们所流传的一句话‘如果这个客户非常重要,你还要笑面相迎,他打了你的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伸过去’。而这就是行规。”她的言语间透露着无奈。
另外,蔡雨欣坦言最令人崩溃的是内心的自我质疑。“说句实话,每个分析师的报告其实是不一样的,对于客户而言,研报更多的是参考价值,并不会当成风向标。蔡雨欣苦笑了声,“所以我们这行可以说是‘靠天吃饭’。行情好的时候,大家钱也多,不管看不看报告,每个人都来市场上捞一点。”
此前,记者在跟某期货分析师交流时,他也苦笑道,“市场上绝大部分研究员大多如此,真正做到业内高收入的屈指可数。整个行业鱼龙混杂,也并非所有的分析师都是技术出身。有趣的是,不少分析师是是依靠给客户讲故事,尤其是行情好的时候,说不定会赚的更多。”
逃离
未来该何去何从?“或是再见,或是不见。”蔡雨欣说,三载光阴,一朝别离,个中滋味,欲说还休。
还会继续做期货研究员吗?对于记者的提问,蔡雨欣苦笑了一声,“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清楚。从行业内探听到的消息是,大多离职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一些人还在期货公司之间转来转去,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另一些人调跳到其他领域,比如资管、基金等” 。
她补充道:“确实有不少研究员‘卷土重来’,但事实上也面临诸多问题。首先,除个别头部期货公司外,大多期货公司之间差异不大;其次,卖方始终是要依赖买方,期货研究员无法要面对这个现实。结合自身而言,在经历了一年的转型之后,我认为自己不太再适合继续局限于原有的品种研究,希望拓展自己。”
如果要转行,那会往哪个领域转行呢?蔡雨欣回答记者:“我可能会转向券商或是基金公司” 。同时她也表示,再或许未来做些量化计算、对冲分析,尤其是打算在美元利率、国债、外汇实盘交易方面多积累了一些经验。
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写了本书《逃向期货》,于是这本书成为了所有期货人的“圣经”。蔡雨欣自嘲道:“我觉得我的心路历程也可以写本书了,叫做《逃离期货》。”事实上,蔡雨欣只是行业中一个缩影,在这个圈子里还有无数的分析师和她一样。大浪淘沙,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来了却又淹没在沙群中。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之处,蔡雨欣一个人走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