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期货股票交易,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正确重要
做正确的事情和把事情做正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投资亦如此。
昨天有个网友给我留言,说“一直站在门口,等待着底部来临,犹豫着不敢进入,看行情起来了,心情更是矛盾,不进入怕踏空,进入怕被套,不知道如何是好,投资让我变得心力交瘁”。
我想,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不是少数,同时,如果后面再有逼空行情,这类投资者大概率会在后面忍受不住煎熬进场,往往进场不久,就会高位站岗被收割。
这个时候,要把事情做正确,显得是多么的困难,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时候究竟是等待正确,还是入场正确,只有事后验证才能知道。
在投资中,把事情做正确,需要你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你更超强的能力,而做正确的事情,则保证你一开始就容易许多。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并不需要把投资想象的多么高深莫测,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巴菲特不是说过吗:
“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着同时下三盘国际象棋,或者同时打二副桥牌,你需要一种性情,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你都能够做到从容自若。
你用不着懂得贝塔值、有效市场理论、 现代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市场形成理论,实际上,对这些一无所知反而更好,当然,这是商学院的观点,因为他们的金融课程就讲授这些内容,
可是,在我们看来,学习投资的学生,只要掌握两门课程就足够了, 一是怎么给企业估价,二是怎么看待价格。”
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事情?才能不那么“心力交瘁”?
放大格局,放长时间看问题
我曾经说过,股市很奇妙,可以让你花1元钱买到价值2元甚至5元的东西,前提是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格局,实业投资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数据统计显示,股票市场每10年有一次改变人生轨迹的重大机遇,如沪指1991年成立时的100点、1994年大熊市的325点、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每二年或四年有一次较大机遇。
关键是你有足够的格局能看到这些,并付诸于行动,而不是每天盯着你的股票上否上涨或下跌了百分之几。一个投资者若没有能看到2—4年的视野,是等不到历史大底抓住大的赚钱波段的。
大家都在讨论,哪里是底部,什么时候会反弹,实体经济有多么的糟糕。是啊,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请问,往后看3年的时间,当前的位置是高还是低?
如果往后看10年呢?没有这样的格局,自己活在当下,只会给自己造成困扰,更很难抓住大的底部区域,只会在每日的猜测和百分之几的盈亏中煎熬。
远离市场,远离每日的喧嚣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放大了市场上的情绪。我们每天会被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包围,距离市场太近,就容易被一些消息左右。比如前几天供给侧改革,被过度解读为利好,也确实引起了一波行情。
身边有几位朋友禁不住各种消息排山倒海的灌输,进场被套。对于供给侧改革,我有着自己的判断。
其逻辑是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得相当多的落后产能关停并转,有利于龙头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提升,而且还因为小企业、落后产能的退出,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产品供求关系迅速扭转,对相关产品价格的稳定甚至提升带来积极能量。
这个逻辑就是需求减少了,但是殊不知由于产能过剩严重,即便是国家层面重视开始,开始关停并转,但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逻辑,房地产减少供给(建设速度放缓),影响钢铁产能,钢铁产能减少,影响煤炭产能,供给侧在减少,实际上需求侧也在减少,市场总量是萎缩的。
从这个方面来看,供给侧改革的机会,从本质上还是投机,供给侧改革短期不会改变企业的基本面,那这种存资金的博弈,有没有参与的价值呢?如果你搂一梭子就跑,当然很好,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那个能力,经常短线做成长线,长线做成股东。
我们每天在市场中,这种消息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被快速放大,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判断,而是随波逐流,很可能你就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人。
离市场太近,就是给自己造成困扰。远离市场,远离喧嚣,独立判断,才能更好的让自己做正确的事情。
坚持自我,坚持和企业一起成长
每买一只股票,我都会问我自己,我能不能拿着三年,三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坚持股权投资,做好企业的股东,是我根深蒂固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我“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的三好原则投资原则。
1、好行业。
行业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选择未来三到五年有确定性增长的行业,选对了行业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即使买点不对,公司不好,只要行业还在高速增长,至少不会错太多。
2015年前我主要在做医药,见证了医药板块的很多大牛股;当前主要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因为面对当前的情况,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可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相媲美的行业了,其次可以选择的高增速的行业有新消费
(电影、体育、传媒娱乐)、大健康(养老)、大数据、智能驾驶、机器人等。确保自己在高速上升的电梯中,享受行业从小到大,从导入期到成熟期的成长。
2、好企业。
选择大行业(成长空间大)里的小企业,投资企业从小变大这个过程,享受企业戴维斯双击式的成长。
3、好价格。
好价格即估值,好的买点,在估值低的时候进入,等待估值高的时候或者整体估值泡沫出现时离场。
当坚持了这个原则,每日的波动便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当然,要是能结合做对大波段,更能获得超额收益。
投资优秀企业,与企业一起成长,远离市场短期波动,才是大多数投资者的良药,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关于市盈率陷阱
很多投资者对市盈率认识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投资低市盈率才是正确的,这就容易陷入低市盈率陷阱。
这里有个问题,究竟是10倍市盈率投资一个增速为0或者负增长的企业有价值,还是100倍市盈率投资一个增速超过100%的企业有价值呢?
因此,对于成长股,正确的指标不是PE,而是PEG。PEG=PE÷净利润增长比率(EPS增长率)。
彼得·林奇曾经指出,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其PEG值应该低于0.5。PEG在0.5-1之间,是安全范围。PEG大于1时,就要考虑该股有被高估的可能。
如果业绩一直能保持高增长,那么即便是股价一直在推高,那它的PEG也可能一直超不过1,好多Ten bagger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里就引申出一项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对企业未来业绩的估算。只有掌握了这个技能,才能做好真正的投资。
股价短期推动因素很多,比如事件驱动、资金驱动等,但是长期看来,推动股价上涨的唯一因素就是价值,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个才是投资的关键。
关于盈亏同源
市场上的投资派别有很多种,有趋势派、价值派、成长派、题材派等等,没有哪一种是完全正确的,也正是因为各类派别融合,才有了买卖。
比如说,如果市场只有价值派,那么,一些垃圾股题材股可能就会无人问津,不会产生交易,同理,如果市场只有趋势派,那么在上涨趋势未形成前,那就不会有交易。
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每种方法都有成功的理由。有意思的的是,无论哪种派别,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内心容不下或者说看不上另外的操作方法,于是才有了进城的时候对望互骂SB。
我想说的是,无论哪种派别,盈亏同源。比如价值派投资银行股,涨幅有限,可能下跌就会少跌。
同理,最近这几天的暴力上涨,其实真正的趋势投资者是不一定能抓的到,因为你的体系和投资方法躲过了下跌,也就可能同样因此而躲过了上涨。
那些每次都能在股市中精准逃顶和抄底的波段高手,我认为是没有的,大家看到的股神级别的人大多都是在吸引眼球罢了。
想每一波段都做对的人,最终的亏损可能也会来源于此。一种方法在能够赚钱的同时,亏损的陷阱已悄然埋伏于其中了,这一切都因为盈亏同源,能够导致你成功的因素也是你将来失败的陷阱。
之所以谈到盈亏同源,是因为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劣,没必要追求绝对完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后面的会怎样,是涨是跌?短期我们真的无法预测,但我知道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放大格局,远离喧嚣,坚持自我,坚持和优秀企业一起成长,你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宁静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