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操纵
任何金融市场都难免会出现操纵现象,这是因为投资者想尽办法要获得超额利润,期贷市场也不例外。在过去的160年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市场操纵现象。大多数的操纵现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当时的监管力度较弱。比如,那时交易者会贿赂一个组织,从而篡改农作物报告。
较为普遍的市场操纵方式是逼仓。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让人们误以为商品短缺而使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聪明方法。交易者买人大量的大宗商品并储存起来,当期货合约快要到期时,卖方无法找到足够的供给货源来完成交割。结果导致人们竞相抢购这种大宗商品。有时候,市场操纵者会失败;但是,操纵者一旦成功就会抛售大宗商品。这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崩盘。多数情况下,逼仓现象会持续数周,这是一种谋求暴富的方式。
20世纪30年代,新的市场监管机制的出现有效地处理了逼仓问题。与此同时,反垄断法也有助于防范市场操纵。尽管如此,逼仓现象依然存在。最臭名昭著的逼仓者就是亨特(Hunt)兄弟——邦克(Bunker)和赫伯特(Herbert)。亨特兄弟是数十亿美元的石油财富的继承人,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很悲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体系要不可避免地崩溃。为了保护他们的财富,积极地投资大宗商品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最看好白银。他们是市场权威杰罗姆·A史密斯(Jerome A. Smith)的疯狂追随者,杰罗姆·A·史密斯是《70年代白银赚钱机遇》一书的作者。他号召购买白银和黄金,并且他建议这些实物商品应被存放在瑞士的金库中。为什么要放在瑞士呢?史密斯认为这样做较为安全。
这显然是极端的想法,但是亨特兄弟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利用期货合约,他们在1947年获得了全球9%的白银供给并雇佣德克萨斯州的武装人员用喷气式飞机将白银运往瑞士。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亨特兄弟继续大量买入白银,尽管白银的价格正不断上涨,但是,他们想来个大满贯。为此,亨特兄弟就怂恿不同的沙特阿拉伯酋长买入大量白银。到了1979年,交易所已无白银。那年,白银价格由20美元/盎司上涨到34.45美元/盎司。一个月后,白银价格冲到50美方盎司的顶点。亨特兄弟此时的盈利为35亿美元。
为了处理此问题,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对利用保证金购买白银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预料的一样,白银价格暴跌。亨特兄弟遇到了大麻烦,因为他们通过抵押自己的白银而借了大量的钱。每一天他们都收到无数追加保证金的电话,直至他们无力支付。然而,亨特兄弟的违约会导致华尔街几大银行倒闭。为此,美联储与银行财团对亨特兄弟开展紧急的救助,大约使用了11亿美元。1988年,法庭宣判亨特兄弟在白银市场进行逼仓是有罪的,罚款1.34亿美元。随后,兄弟两人不得不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