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期货之王吴建华的北京故事
吴建华是台湾期货业最早的参与者之一,曾参与推动台湾期交所造市者制度出台,台湾期货行业的每一次前进与震荡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达到事业的高峰后,他选择加盟大陆一家小期货公司。吴建华说保险公司入市、引进外资、推动程序化交易、期货经理制度以及期货基金,这都是国内期货市场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他打算在这些领域开辟新天地。
吴建华今年47岁,可是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墓志铭:“两岸第一位为期货行业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
他是台湾人,去年12月进入大陆第一创业期货公司担任总经理。今年5月,期货业高管的资格刚刚批下来。而在台湾,他担任期货公司高管早已超过十年。台湾期货行业的每一次前进与震荡中都有他的身影。
1994年台湾开放期货市场,吴建华就第一批冲了进去。他记得那时候“每个人手中拿一本金融怪杰的书,每个进入期货行业的人都梦想自己以后能买一个小岛。”日本神户大地震、美国“9·11”、台湾“9·21”大地震,无数台湾期货投资人在这些飞来横祸中倾家荡产,“期货最怕就是停盘。”而这些灾难以后台湾都曾一度停市。他全身而退,现在说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他笑称自己是“期货自营老不死”,因为在期货这个行业,比的不是你能赚多少,而是你能活多久。
相比较一般南方男人,吴建华显得高大。他做着可爱的表情说自
己像女人的猫熊。他半年只回台湾看家人三次,也会幽幽地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最近我女儿跟我闹矛盾,我好心疼呐。”
吴建华住在北京,和他带过来的两个同事住在同一栋楼,“晚上我们经常一起开会,加班。”他现在依然没有习惯北京的饮食,出去吃饭的时候总对服务员说,少盐、少辣,不要味精。
对新的事业,他有自己的期许:“不要丢台湾人的脸,不要丢第一创业的脸,不要丢审批我资格的长官的脸。”
台湾期货业第一人
晚上六七点开始上班。9点开始交易美国盘,凌晨四点交易澳洲盘,接下来是日本盘。天亮之后,台湾股市又开市了
吴建华的本科专业学的是会计,毕业之后,所有同学中只有两个人没有从事会计工作。他进了美国银行,做了“外汇操盘部门的操盘小弟”。
台湾的期货大门在1994年才正式打开,但是台湾本身并没有期货品种可以进行交易,他们交易的对象就是国外的期货,美国、欧洲、日本等。
台湾第一批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吴建华顺利通过。那时候他幻想着未来自己也能像书中的金融怪杰一样,买下一整个小岛。
他过了五年日夜颠倒的生活,亲人疏远了,女朋友也分手了。
“晚上六七点开始上班。9点开始交易美国盘,凌晨五点交易澳洲盘,接下来是日本盘。”天亮之后,台湾股市又开市了,“有时候还留下来看台湾市场,一整天都不睡觉。有些客户也这样,和我们一起在交易大厅里,日夜颠倒。”
1998年,台湾设立交易所,推出了自己的期货品种——股指期货。
吴建华见证了其中的起起落落。他看见有的人从穷光蛋成为巨富,“在仁爱帝宝买楼,与郭台铭住同一层。”也看见有的人倾家荡产,五六百万美金化为乌有。
他听见说期货专业就头疼,也并不认同“高风险、高回报的说法”。期货有杠杆,关键看“你怎么玩,可以是高风险高回报,也可以是中风险中回报,甚至低风险低回报。”
他看见过很多大户把自己玩成小户,用“倒金字塔式投资方法,赚来的钱一直持续投下去”。
“期货里面真正体现了二八原理,20%的人赚80%的人的钱。”
2004年,台证期货设立独立的期货经理公司,吴建华调任总经理一职,“主要就是代客理财”。这是台湾第一批的期货经理公司,当时的客户门槛是500万台币,但是吴建华接受的客户资产要求一般在1000万台币以上,“低于1000万的不收。”
对这些高资产的客户,吴建华设立的是稳健的绝对报酬,“他们并不在乎你赚了多少钱。”当时台湾的定存利率不到2%,他设立的回报率是定存的3到5倍,2%至3%的损失底线。回报率在定存以上,期经公司就可以和客户分利润。
台证属于一个大型金控集团,吴建华去拜访了集团下面私人银行的副团队长,“我们是朋友,他还刚好欠我一个人情。”他笑起来,这样说,“我对朋友都很热忱,不是期待他们变成客户,就是喜欢交朋友。”
当时台湾业界没有人认为保守的银行客户会进入期货市场,吴建华开了先河。他接受公司业务的时候,旗下管理的资产总额只有500万,一年之后,飙升至4.2亿。而那时,整个台湾期经市场的总额只有12亿。他还记得当时排名第二的公司管理资产总额不到2亿。
这一年,他的投资回报率做到了9%。
第二年,台湾股市进入很长一段盘整期,投资回报率迅速下降到2%,这个时期内,吴建华同时在台湾政治大学攻读EMBA,他想写出一篇不一样的论文,最终将选题确定在做市商方面。
他去了一趟新加坡,通过朋友约到新加坡最大的一个做市商一起吃午饭。席上很多人,他们相谈甚欢,那位做市商将自己笔记本上的一页撕了下来送给吴建华。
纸上满满一页的数字,谁都知道那是做市商的报价,可是谁都看不懂。
吴建华将纸页带回了台湾,很久都研究不出一个结果。后来他一位朋友从新加坡回来,看了这张纸,对着电脑开始写程序,演算。
最终吴建华写了十多万字的论文,都是从这张纸去反推做市商的报价逻辑,他的论文名字叫《选择权造市者风险研究》,获得2004年台湾市场实务论文首奖。再后来,他接受监管部门的邀请,参与了台湾期交所造市者制度的出台。
“后来起起落落,台湾对做市商的制度几度出现争议,但是我,还有我的老师都坚定地支持这个制度。台湾市场上,50%的交易都是由做市商完成的。”
因为在期货经理公司的经验,吴建华还协助主管部门改良了期货经理事业业务制度,推动了期货公司与期货经理公司的合并。2008年,他也因此调去了台证期货公司,任总经理。
“台湾的期货公司讲究排名,每天都要看排名。”排名并不针对公司的资产金额,而针对交易量。台证期货在台湾期货公司的排名中是第九位,吴建华调去一年之后,排名上升到第五位。
他没想到的是,凯基期货公司一年之后并购了台证期货。并购完成之后,凯基期货成为台湾第一大期货公司,也因为被并购,在新的期货公司,吴建华成为资深副总经理。
离开成为很自然的决定,这一次吴建华选择了来内地。
推广程序化交易
程序化交易可能不像人为判断那样能赚到那么多钱,但是减少了人为失误,风险性降低
正式加入第一创业期货以前的一年内,吴建华几乎每个月来一次内地,举行讲座、交流。
“全国163家期货公司,第一创业是倒数第三家创办的,第160家。”吴建华说。他接到了很多内地期货公司抛出的橄榄枝,远不只第一创业期货一家。
第一创业期货的总部在北京,唯一一家营业部也设在北京。第一创业期货的前身成立于1993年,这正是中国期货行业的起步阶段。
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监管、制度缺失,行业无序。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立,以现货为主,同时引入期货机制。一时之间,期货市场如洪水猛兽。当时交易所的设立只需要地方政府批准即可,于是全国涌现出50多家交易所,期货经纪机构更是达到1000多家。而现在,国内的期货交易所一共是4家,期货公司是163家。
1993年,第一创业期货成立的时候,是一个分水岭。当年11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整顿持续了8年。交易所的数量锐减至3家,经纪公司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到180余家。
2001年,发展期货市场的讯号又逐渐被释放出来。其间,一些大宗商品的期货品种逐渐上市,2010年股指期货也被推出。
现在第一创业期货的所有员工一共是65人,而近期首次开展的期货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考试中,永安期货一家参加考试的人数就达到500人。“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做法,”吴建华说,他想作出“异质化,做到小而精,小而美。”
在面对内地众多期货公司的邀请的时候,吴建华选择了第一创业:“其他公司提供的都是某一个部门的主管,只有第一创业有这个勇气从外面请一个人来全面负责期货业务。”他说:“这跟职务无关,而是有一个平台可以任意挥洒。”
“接下来可能也要新招一些人,尤其是新的营业部筹建起来以后。”吴建华说,按照分类,第一创业期货现在属于B类期货公司,可以在已有一家营业部的基础上,再申请建立两家,“深圳的这家已经被监管部门批准了,还有一家计划放在中西部。”
吴建华近期感到困惑。尽管部门对期货行业的支持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引用了尚福林(专栏)的一句话,“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然而在期货公司的分类评级中,“量”还是重要的标准。“第一创业的量不大,但是我们机构客户、法人客户的比重很高。”尽管这样,客户质量却不是衡量公司的相对标准。
作为小公司,吴建华的目标客户更多锁定在机构与法人上,他希望提供的是一种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吴建华带来了两个人,吴孟哲与陈国宾。吴孟哲负责营销,他以前在台湾主要做培训,既培训公司内部员工,也培训客户。吴建华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客户自己懂得操作,感受到交易的乐趣。”陈国宾主要写程序。程序化交易是吴建华来内地想要推动的业务之一,他的客户中现在有“十几个在做程序化交易,希望一年以后人数能够过百。”
程序化交易根据每个期货客户的抗风险能力量身打造,由机器操作取代人为判断。在美国、欧洲等地,“8成以上都是用程序化交易。明星基金经理非常稀少,投资主要由团队完成。”他坦诚程序化交易可能不像人为判断那样能赚到那么多钱,但是减少了人为失误,风险性降低。
新领域中占得先机(818期货学习网 /收集整理)
保险公司入市、引进外资、推动程序化交易、期货经理制度以及期货基金,这都是国内期货市场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吴建华对自己在内地的期货事业定了几个目标:推动保险公司入市、引进外资、推动程序化交易、期货经理制度以及期货基金。这都是国内期货市场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他希望能够“占得先机”。
台湾保险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可谓是他一手促成。最早台湾两家大保险公司委托他去给监管部门的“长官上课,他们很认同,就让我去找协会。”
台湾的立法由协会提交议案,监管部门专注审批。当时监管部门跟他强调千万不能说上过课的事情,“监管部门担心市场怀疑他们的公正性。”
他说服了协会里面的每一个会员,帮忙起草法案,最后提交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认可了,交由保险公司自己去草拟具体制度。保险公司又找到他,说“送佛送上西,你懂市场,就由你负责吧。”吴建华又接过这项任务,草拟了所有具体制度。
台湾保险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就此解禁。
最近,吴建华在说服他的香港朋友在内地做期货,“引进外资我还是有优势的。”
期货公司一般在几个交易所都有自己的机柜,但是第一创业没有,“公司成立得比较晚,早都不剩下了。”员工向他诉苦,争取不到机柜。
他自己来。他给上海期交所打电话,结果顺利拿到机柜。三年前,他还在台湾的时候,接待过一个北京期货行业的团队,一共12个人。几天相处,大家就都成为了朋友。现在,刚好其中一位是上海期交所IT部门的联络人,事情水到渠成。“一件事情如果不做肯定不会成功,只要想办法总有尝试的机会。”
他明白小公司的局限,也在积极摸索小公司成长的方法。“以前是大团队作战,现在是小团队。”他尽力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就像采访过程中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
为了拜访一个客户,他和同事跑去哈尔滨,再坐12个小时的出租车去七台河,“两个人就窝在小小的出租车里坐了12个小时。”赶到该公司的时候,“他们的董事长都感动了。那个地方已经接近边境,冬天特别冷,零下三四十度。”
吴建华的口音里带着软软的台湾腔,第一创业年会的时候,高管都推辞上台表演,董事长请他去朗诵,还说,“虽然你普通话不标准。”吴建华马上就答应了,“在台湾年会的时候,高管还要跳天鹅湖呢,朗诵太简单了。”说着,他还伸展了一下手臂。
现在,他已经会卷着舌头说扭曲的儿化音,他说,这么多年能在期货行业存活下来,“我一直坚持,并对美的市场抱有热情。”
- 上一篇:期货老手——爆仓纯一郎的警示格言
- 下一篇:15岁炒期货 毕业一年拥有两套房